一怀秋意
云收夏色,梧叶惊秋。当夏季的那份炽热变得柔和,微燥的阳光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过滤,在地面上映出斑驳的光影,不时竟还掉落下几片,透着些许的黄。哦!秋天在我们的不经意间已悄然而至。提到“秋”这个字眼,有说是丰收,“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有说是感伤,“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有说是凉爽,“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有说是凋敝,“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自古文人墨客对于秋的着色,向来是不吝惜笔墨。
我想,秋天是需要我们聆听的,春花夏雨秋风冬雪,唯有秋,是从风起至风落,这声音是经历过春花的盛放,承载过夏雨的洗礼,隐忍着冬雪到来前的萧瑟,秋天仿佛带着一种浑然的倔强,让人很难不爱它的这份交织着的不甘与洒脱。“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年四季四景中,我独爱秋,秋天的意境只能用眼去感受、用心去细细品味。正如杜牧《秋夕》所言“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更是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唱,有太多太美的诗情画意藏在秋的风韵里,让人不禁为之沉醉。
儿时记忆中的秋,是湛蓝的天,洁白的云,金黄的田野,尤其是深秋的天空,天可以蓝得仿佛没有一丝杂质,团团白云像弹好的蓬松的羊毛,轻轻地又慢慢地飘浮着。那时的我以为秋天就该如此的温柔而内敛才是。后来读过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才发觉秋不该是千篇一律的。“秋天,中国北方的秋天,如果我能留住它,我愿意把我生命的三分之二缩短三分之一。”他把秋意融进了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鸣、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槐树的落叶、金鳌玉蝀的桥影、秋雨过后闲人之间的对话里。当然他也说“南国的秋天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一直生活在“南国的秋”里的我,还不曾有机会见过他笔下那浓烈的北方的秋究竟何其之美,盼着来日有机会定要亲眼去瞧上一瞧,走上一走。
现下虽无法立刻就感受到北方的秋,但我已被身边的秋色团团包围住了,正如今夜的月亮,皎洁如白,银光轻泄,点缀着夜空,繁星在一旁温柔守候,微凉的秋风不时拂过窗,一不小心跌进了我的梦里。
(政治部 朱源慧)
书香中国伴我行
2012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了特别节目“2012书香中国”。这是全国读者的精神盛宴,读书人的节日庆典。同时打造了中国的第一届“书香中国”晚会。围绕“阅读与美德”这个主题,通过阅读故事、文艺表演、电视小片和嘉宾访谈等多种手段,讲述模范人物的读书故事和先进事迹,让观众切实感受到阅读的价值和意义。
39年前,17岁的我从母校天长中学以优秀团干部、三好学生标兵好学生身份在6%升学率的三分之一比例竞争中考上大学。安徽大学法律系欢迎新生入学的标语是:这里是未来警官、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摇篮!大学期间,除了上课、实习外,还到阅览室、图书馆读些课外书、到校外参加社会活动等。自己报道的安徽大学法学社成立大会的消息,发表在1985年4月16日的《中国法制报》(今《法治日报》)上,也是法律系本年级中第一个拿到稿费(够半月生活费)的学生,为此受到辅导员表扬。1986年12月在原芜湖市马塘区检察院实习期间,第一次协助检察官采用刑事拘留方式拘留职务犯罪嫌疑人并去其家中进行搜查,体验了实战。大学四年,顺利完成学业,没有给母校丢脸!书香里的书生!
毕业分配到县检察院后,先后在不同部门担任不同职务经办各种案件、到乡镇挂职锻炼、结婚生子,读书的形式多种多样: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种形式会议的学习、观看电视《新闻联播》、翻阅《检察日报》、查阅法律法规最新司法解释等。偶尔研读相关书籍,比如本土作家陈源斌的小说《万家诉讼》,后来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秋菊打官司》。忘不了通宵到凌晨写起诉书公诉词、年三十在办案点办案等情形,无论是在法庭上和辩护人唇枪舌战,还是和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这些都离不开法律专业知识点的支撑,保证自己政治上不糊涂、廉洁上不贪腐、业务上不落伍。作为一名普通检察官,没有为组织、单位增光,没有为母校、父母添彩,但是,本人耐住了寂寞、守住了底线,三十多年来经办的案件无一起错案,圆满称职地完成本职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本人从检三十年荣誉称号,信仰和读书起到了重要作用。书香里的检察官!
单位开展的书香中国活动确实给我带来了许多反思,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必须知识先行。如果我能多读一些好书,业务就会更精点,培养子女就会更优点。书香中国伴我行的目的是让自己今后的学习抓紧点、工作出彩点、家庭和谐点、素质提高点!不仅是给党的二十大献礼,而且也是为法治中国作出贡献。从而,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称号,无愧于检察人的职业,无愧于老大学生的身份!
(第二检察部 朱天祥)
家书抵万金
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共和国人才孕育的摇篮。郭沫若、钱三强、竺可桢、李四光,老一辈科学家们的名字耳熟能详,皆可谓国之重器。中科院人才济济,而在其院士当中,赫然显示有梁思成、梁思礼、梁思永三人,他们的姓名似有特定排行,没错,他们是亲兄弟,而他们的父亲,便是梁启超。
任公育有九名子女,其中竟有三人名列中科院院士之列,梁思永是为现代考古学家,梁思礼是为导弹控制专家,梁思成是为建筑学家,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其他子女诸如梁思达获得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女儿梁思懿更是“一二·九”运动中燕京大学的骨干,被誉为“燕京三杰”之一。由此可见,梁启超对于子女的培养,是颇具成效的,在一个个星光熠熠的名字背后,梁启超的家庭教育理念让人心奇,因此,近来再度去品读《梁启超家书》合集,去感受一下这位近代中国天才学者的“私房话”。
合集收录了梁启超1912年至1928年间对子女的400余封家书,从字里行间,皆透露他对于孩子们的教导与爱的融合。自学生时代,读任公的文章,大多是豪气万丈、大江奔腾,如着名的《少年中国说》,如“公车上书”,哪一篇不是恢弘大气的谋国之论?然而,在这些家书的字里行间,却句句透露出他的细腻,他的柔软,甚至是有趣的灵魂。梁启超放下身段,语气平易近人,畅所欲言,说着“我爱你们”“甚为想念”,说着自己的病情,再说说他的政治和学术理想,当然还有对于国家的责任和忧虑。
在人格道德品质方面,“不惑”“不忧”“不惧”贯穿在家书当中,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习惯、睿智的判断、坚定的信念、不惧的精神,当然还有更令人感动的爱国情怀。梁启超在至少数十封书信中,教导子女要学以致用,报效祖国,梁氏一门,七人留学海外,全部学成后归来,在故土耕耘,也在用另一种方式,来接续父亲当年壮志未酬的事业。
曾文正公有言,“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今日的自己,既为人子、亦为人父,倾情付出本就理所当然,言传身教,家庭教育是根本,所谓“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相信岁月会给出相应的答卷。
(第一检察部 徐维炜)